2005年11月2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十一版:法眼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短信诈骗为何盛行
陈有西

  去年,我写过《手机里的小偷》,批评某些大公司用SP业务诱骗手机用户接受SP服务。
  但是,这个问题今年更严重了,大多数用户都收到了诈骗短信。5元一月的小骗子引出了几十万的大骗子,欺诈性经营引来了真正的诈骗犯罪,罪犯套用SP商的手法,真正开始了诈骗,有的是“你的账户已经被刷卡消费请核实”等引诱更改密码的诈骗,最大的已经达到一次几十万的数额,已经不是SP商每月偷5元8元的档次。
  SP商欺诈和罪犯诈骗不是一回事,性质也不同。但两者载体相同,手法相同,让人上当受骗的社会恶劣效果也相同。为什么这样的现象在一个高度强调法治的社会里会愈演愈烈?光抱怨和投诉是没有用的。我们来寻找一下它的根源。
  一是,信息从业人员中,确有一些素质低下不讲道德诚信的人。能够开SP公司当老板和进行平台设计、从事银行支付嫁接服务、能够编出陷阱程序、陷阱消息让大多数人上当受骗的,一般都是高智商的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。但这些人大学是毕业了,道德水平则同骗子差不多。他们的聪明才智用在如何挖空心思掏人家口袋让自己致富上。
  二是,大公司丧失基本的企业诚信的责任,被金钱冲昏了头脑,唯利是图。一个SP商要从个人银行卡上收钱,有两个必须的环节。一是信用卡结算机构银行,二是获得从卡里扣款权委托的手机运营商。这两个机构只要有一个把好关,不法SP商和骗子就不可能得逞。现在的实际情况是,这两个机构从SP商那里分到的好处太大了。表面上整顿、声明、治理,实际上越勾结越紧密。
  三是,大公司把应当为客户进行的风险控制,完全转嫁给了客户自己。我用了你的手机网络,我把钱存在你的银行,你总应该投点经费研究一下如何保护我的资金安全。但我们的银行和移动电话公司不但不这样做,反而帮助设陷阱坑害用户。这么多客户上当受骗,这么多冤枉划款通过他们在进行,他们反而说客户没有自我防范意识,好像他们没有一点责任。
  四是,政府治安部门失职。大面积的手机诈骗能够长时间存在,手机骗子能够这样猖狂,不是这些案件真有多大的难度破不了,而是体现出治安部门针对新型技术犯罪的重视程度不够。比如短信诈骗,如果110能设置一个短信接收系统,所有收到诈骗信息的人都会转发报案,公安可以随时发现线索进行侦查,也不用登报动员报案了。
  五是,司法权对公益诉讼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。SP运营商的短信欺诈长期存在,可以说已是“民怨沸腾”,投诉天天有。好不容易有人被激怒了,为5元一月的非法欺诈收费告到了法院,但鲜有原告胜诉。这里除了大公司经济实力的无处不在外,还有就是对公益诉讼重要性认识的缺损。
  好在公安部、信息产业部、立法机关终于开始说话了。移动公司也称要整顿不诚信的SP商,并称要同他们“割断关系”。但愿这次是真的。因为暴利和道德相比,暴利是巨人,道德只是一个侏儒而已。